close

  “一下五去四,三下五去二,一去九進一……”這些珠算口訣你還記得嗎?12月4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傳統的珠算與韓國泡菜“同場競技”。最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通過珠算正式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據悉,這也是我國第30個被列為非遺的項目。(《新京報》12月5日)
  作為中國古代的重大發明,珠算以簡便的計算工具和獨特的數理內涵,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珠算的計算功能逐漸被削弱,加之它不像書法、繪畫,顯性的文化色彩較淡,比如不具備陶冶情操、鍛煉美感等功用,因此不可避免地被社會淘汰和邊緣化。不過,作為民族歷史的一項重要遺產,我們仍有必要對其進行保護,而此次申遺的成功,恰好給了人們一次重新認識、發掘珠算的機會,進而反思,今後該如何弘揚與保護珠算文化?
  珠算申遺成功後,很多人開始痛批“十年前珠算被清出小學教材”的做法,而2012年教育部公佈的義務教育階段新課程標準,在1至3年級對於數的認識中增加了“知道用算盤可以表示多位數”的要求,更是被普遍解讀為“珠算將重新回到中小學課堂”的一個信號。誠然,珠算作為一種文化應該面向青少年,但傳承珠算文化是否非得開堂授課,我認為是值得商榷的。
  事實上,這些年隨著各地“申遺熱”的興起,“非遺進課堂”正成為一種時髦的觀點。書法、昆曲、剪紙,統統都有人提議“進課堂”。一時間,課堂似乎成了個筐,什麼“非遺”都能往裡裝。問題是,中國作為目前擁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如果每一樣非遺都“走進課堂”,那學生們還不得忙死、累死?這種做法,與其說是在推廣素質教育,不如說是在增加學生們的負擔。
  比如珠算,作為一項實用技能,已經沒有了登堂入室作為課程的必要性。而作為一種文化,它完全可通過博物館、文化館等渠道加以普及,或者通過民間愛好者相互比賽等形式進行傳承。這方面,“走群眾路線”的圍棋、象棋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
  如果什麼東西都變成一堂課,甚至加以應試化,不僅無助於傳承,相反可能引起學生的反感,進而更加疏遠這些“老古董”。如此,豈不適得其反?  (原標題:“非遺”的珠算沒必要進課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gmzkw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